自NVIDIA發布基於圖靈的GeForce RTX 20系列顯卡以來已有數月。 完全背離傳統GPU設計,並創建包含一系列新技術的混合架構,為下一代沉浸式遊戲體驗提供動力。
GeForce RTX 20系列的關鍵亮點是支持實時光線跟踪,這是圖形的聖杯,也是NVIDIA在10上花費數年時間來完善的。 除了光線追踪之外,NVIDIA還打算對人工智能進行投注,這將在DLSS或深度學習超級採樣等功能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可提供與MSAA AA技術相同的質量,性能提升兩倍。
我看了一下並比較了幾款GeForce RTX 2080 Ti和GeForce RTX 2080定製版本的性能,並認為它們比其前輩GTX 1080 Ti和GTX 1080有了很大的優勢。 在定價方面,GeForce RTX 20系列是NVIDIA為消費者提供的最昂貴的卡片。 今天,我將看一下GeForce RTX 2070顯卡,它是500美國的解決方案,也是去年宣布的最初的圖靈RTX 20系列產品中較便宜的。
RTX 2070具有相同的圖靈GPU架構,可被視為高性能主流選項,旨在取代GTX 1070 Ti,價格幾乎相同,如下表所示。
NVIDIA GeForce GPU Segment / Tier價格
圖形段 | 2014-2015 | 2015-2016 | 2016-2017 | 2017-2018 | 2018-2019 |
---|---|---|---|---|---|
Titan Tier | 泰坦X(麥克斯韋) | 泰坦X(帕斯卡) | 泰坦Xp(帕斯卡) | 泰坦五世(Volta) | 泰坦RTX(圖靈) |
價錢 | $ 999 US | $ 1199 US | $ 1199 US | $ 2999 US | $ 2499 US |
超級愛好者級別 | 的GeForce GTX鈦980 | 的GeForce GTX鈦980 | 的GeForce GTX鈦1080 | GeForce RTX 2080 Ti | GeForce RTX 2080 Ti |
價錢 | $ 649 US | $ 649 US | $ 699 US | $ 999 US | $ 999 US |
發燒級 | GeForce GTX 980的 | GeForce GTX 1080的 | GeForce GTX 1080的 | GeForce RTX 2080 | GeForce RTX 2080 |
價錢 | $ 549 US | $ 549 US | $ 549 US | $ 699 US | $ 699 US |
高端層 | GeForce GTX 970的 | GeForce GTX 1070的 | GeForce GTX 1070的 | GeForce RTX 2070 | GeForce RTX 2070 |
價錢 | $ 329 US | $ 379 US | $ 379 US | $ 499 US | $ 499 US |
主流層 | GeForce GTX 960的 | GeForce GTX 1060的 | GeForce GTX 1060的 | GeForce GTX 1060的 | GeForce RTX 2060 |
價錢 | $ 199 US | $ 249 US | $ 249 US | $ 249 US | $ 349 US |
在這篇評測中,我將測試兩種完全定制的GeForce RTX 2070設計。 它們的新冷卻設計和外觀漂亮的護罩非常出色,但AIB有一些非常好的定制解決方案,其中幾個我已經相互比較並與參考變體相比較。
除了參考型號只需幾美元的價格外,定制型號還提供一系列功能,如三通風扇冷卻器,笨重的散熱器和定制PCB,可實現更好的散熱,更高的氣流,更高的超頻性能和時鐘穩定性。它們各自的升壓時鐘與參考變量相比會更高。 圖靈GPU超頻的主要障礙是功耗限制,開箱即用的功率限制最高的是具有最佳超頻潛力和性能輸出的那些。
我今天要測試的型號是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和華碩ROG STRIX GeForce RTX 2070 OC版。 該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零售價為570 US 而 華碩的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零售價為600美元。 我將比較兩張卡彼此相鄰,以找出哪些提供基於性能,超頻能力和散熱性能的更好的價值主張。
如果您想閱讀我們完整的NVIDIA圖靈GPU架構,請深入了解 轉到這個鏈接.
NVIDIA GeForce RTX 20系列顯卡官方規格
顯卡名稱 |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
---|---|---|---|---|
GPU架構 | 圖靈GPU(TU106) | 圖靈GPU(TU106) | 圖靈GPU(TU104) | 圖靈GPU(TU102) |
過程 | 12nm NFF | 12nm NFF | 12nm NFF | 12nm NFF |
模具尺寸 | 445mm2 | 445mm2 | 545mm2 | 754mm2 |
晶體管 | 10.6億 | 10.6億 | 13.6億 | 18.6億 |
CUDA核心 | 1920核心 | 2304核心 | 2944核心 | 4352核心 |
TMUs /個ROPs | 120/48 | 144/64 | 192/64 | 288/96 |
GigaRays | 5 Giga Rays / s | 6 Giga Rays / s | 8 Giga Rays / s | 10 Giga Rays / s |
緩存 | 4 MB的L2緩存 | 4 MB的L2緩存 | 4 MB的L2緩存 | 6 MB的L2緩存 |
基地時鐘 | 1365 MHz | 1410 MHz | 1515 MHz | 1350 MHz |
提升時鐘 | 1680 MHz | 1620 MHz 1710 MHz OC |
1710 MHz 1800 MHz OC |
1545 MHz 1635 MHz OC |
計算 | 6.5 TFLOPs | 7.5 TFLOPs | 10.1 TFLOPs | 13.4 TFLOPs |
記憶體應用 | 高達6 GB GDDR6 | 高達8 GB GDDR6 | 高達8 GB GDDR6 | 高達11 GB GDDR6 |
記憶體速度 | 14.00 Gbps | 14.00 Gbps | 14.00 Gbps | 14.00 Gbps |
存儲器接口 | 192-位 | 256-位 | 256-位 | 352-位 |
內存帶寬 | 336 GB / s | 448 GB / s | 448 GB / s | 616 GB / s |
電源連接器 | 8引腳 | 8引腳 | 8 + 8 Pin | 8 + 8 Pin |
TDP | 160W | 185W(創始人) 175W(參考) |
225W(創始人) 215W(參考) |
260W(創始人) 250W(參考) |
起始價 | $ 349 US | $ 499 US | $ 699 US | $ 999 US |
價格(創始人版) | $ 349 US | $ 599 US | $ 799 US | $ 1,199 US |
發佈會 | 2019年一月 | 2018年XNUMX月 | 2018年XNUMX月 | 2018年XNUMX月 |
[nextpage title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概述”]
微星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 變體位於Ventus上方,接近MSRP。 ARMOR OC和參考模型之間的價格差異可能略高,因為它的零售價為 $ 570 US(Newegg) 或$ 70 US高於參考價格,同時為您提供定製冷卻器,定制PCB和工廠超頻開箱即用。
在規格方面,NVIDIA GeForce RTX 2070具有2304 CUDA內核,144 TMU和64 ROP。 圖形卡上使用的圖靈TU106芯片基於12nm工藝,芯片尺寸為445mm2。 該卡的核心時鐘保持在1410 MHz(基本)和1610 MHz(用於增強)。 MSI Armor OC模型的時鐘頻率高達1740 MHz(增強),這將提供比參考模型更好的遊戲性能。 該芯片還具有6 Gigarays的光線追踪性能和總共XXUMX TFLOP的FP7.5計算輸出。 這些卡具有沿32位寬總線接口運行的8 GB GDDR6存儲器接口。 參考模型由單個256引腳連接器供電,TDP為8W。
ARMOR OC設計基於先前Armor佈局的基礎,配備雙Torx 2.0風扇,配備Zero Frozr技術和分散風扇葉片設計,允許更高的氣流到達護罩下方的散熱器。 該卡具有定制的8相位PCB(6 + 2),並由8和6引腳連接器配置供電。 定制PCB配有防彎支架,可提供更好的耐用性。
在詳細介紹之前,以下是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的一些功能:
功能
核心/顯存
- 提升時鐘/內存速度
1740 MHz / 14Gbps - 8GB GDDR6
- DisplayPort x 3 / HDMI x 1 / USB Type-C x 1
裝甲熱設計
- TORX風扇2.0帶雙滾珠軸承
- 分散風扇葉片:陡峭彎曲的葉片加速氣流。
- 傳統風扇葉片:為下方的大型散熱器提供穩定的氣流。 - 掌握空氣動力學:散熱器經過優化,可實現高效散熱,保持低溫和高性能。
- Zero Frozr技術:在低負載情況下停止風扇,保持無噪音環境。
RGB神秘之光
- 使用專用的MSI軟件自定義顏色和LED效果,並使外觀與其他組件保持同步。
[nextpage title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 Package”]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顯卡採用標準紙板包裝。 兩個包裝的正面都有一個大的“GeForce RTX”品牌標誌以及左上角的“MSI”標誌。 我們可以在前面看到一個漂亮的堅固Armor主題,強調卡內的設計。
該包裝非常重視RTX方面,因為AIB的第一個特徵是Ray Tracing,其次是GDDR6,DirectX 12和Ansel支持。 NVIDIA已經在Ray Tracing支持上打賭他們的遊戲GPU的未來,因為這些是第一批支持新功能的卡。
包裝盒的背面非常典型,突出了卡的主要功能和規格。 MSI頂級定制卡的三個關鍵方面是其Torx 2.0風扇設計,升級且效率更高的散熱器設計以及卡的側裙上的Mystic Light RGB支持,我將在下一節中詳細介紹。
每個AIB卡上都有一個關注GeForce.com的用戶,用戶可以通過該卡下載最新的驅動程序和GeForce Experience應用程序,這些是遊戲玩家訪問新卡所有功能集的必備工具。
盒子裡面有一個字母盒,上面刻有MSI標誌。 此框包含卡配件,顯卡本身隱藏在其後面。
該卡很好地包裹在防靜電蓋內,這有助於防止可能損害圖形卡的各種表面上的任何不必要的靜電放電。 卡配件包括Molex電源連接器,由於PSU已經具有所需的電纜,因此在高端系統中沒有太多用途。
有用的手冊和安裝指南包含在MSI標籤的字母盒中。 有一個MSI快速用戶指南,支持支架安裝指南,貼紙信,MSI DIY漫畫和單個驅動程序磁盤。 最好忽略驅動程序磁盤並直接從NVIDIA和MSI官方網頁安裝最新的軟件和圖形驅動程序,因為磁盤中提供的驅動程序可能是舊版本,而不能為您的顯卡提供最佳性能。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採用時尚的黑白配色方案,外觀相當不錯。 該卡類似於之前的Armor系列,但我可以看出,護罩設計已經明顯收到了一些重大更新,所以讓我們來看看新的RTX 2070是否能夠勝任這一比賽。
[nextpage title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 Closer Look + Teardown”]
微星的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是一款相對較大的顯卡,由於它的寬度較大。 它採用雙插槽規格構建,可以安裝在PC機箱內,這對於面向高端主流用戶的卡來說非常棒。 該卡的重量為1177 G,尺寸為295 x 140 x 51。
在使用雙插槽顯卡時,您必須記住高度,因為您的外殼或主板PCIe插槽組合可能不允許這樣的設置。 冷卻護罩一直延伸到PCB的背面,它需要一個具有良好內部空間的外殼,以便正確安裝和獲得適當的氣流。
卡背面採用堅固的背板,外觀令人驚艷,並提供優質外觀。 MSI和Dragon標誌看起來很棒,後端有銀色條紋。 總的來說,這款Armor系列的背板令人印象深刻,與之前的1070 / 1070 Ti Armor系列背板設計相比有了很好的升級。
在設計方面,我們正在研究用於MSI RTX 20系列卡的Armor散熱器的更新版本。 Armor系列推出了GeForce 900系列顯卡,後來與Twin Frozr和Tri Frozr產品線並行運行。 考慮到你節省了一些錢,但仍然有一個很好的雙風扇冷卻系統和定制PCB設計的陣容很好。
Armor Thermal Design採用了一些先進的冷卻機制,包括Torx 2.0風扇,Zero Frozr技術和更高密度的散熱片以及光滑的熱管,以確保顯卡具有良好的散熱性能。
這款顯卡實際上採用了兩種不同的風扇設計,基於Torx 2.0系統。 所有三個風扇結合了傳統和散佈風扇葉片技術,以提供更好的冷卻性能。
分散風扇葉片技術具有更陡的彎曲葉片,可加速氣流,從而提高了保持GPU冷卻的效率。 所有風扇均採用雙滾珠軸承設計,可在靜音運行時持續很長時間。
MSI還在Tri Frozr散熱器上採用了Zero Frozr技術。 此功能不會旋轉卡上的風扇,除非它們達到某個閾值。 在Tri Frozr散熱器的情況下,該限制設置為60C。 如果卡在60C下運行,風扇將不會旋轉,這意味著不會產生額外的噪音。
NVIDIA GeForce RTX 2070顯卡不具備任何NVLINK連接器,因為它們不支持多GPU功能。 由於兩個RTX 2070在優化的遊戲中有可能超越RTX 2080 Ti,最終可能會蠶食高端GPU的銷售,因此出於多種原因這樣做了。 另一個是優化因素,我們知道多GPU支持並不是最好的,所以NVIDIA只為那些願意為高端卡付費的用戶保留了它。
隨著卡的外部完成,我現在開始看一下GeForce RTX 2070 Amor OC的內幕。
散熱器採用直線前端式設計,設計更加密集。 這允許更多的空氣平穩地通過翅片,而不會引起任何會產生不希望的噪音的湍流。
MSI不使用冷板覆蓋GPU,而是使用平滑的熱管,直接與GPU接觸以散熱。 總共有5銅質熱管,具有光滑的方形形狀,有助於最大限度地將熱量傳遞到主散熱器。 在VRAM和電源傳輸組件上還放置了熱墊,以增強散熱。 最重要的是,MSI使用他們獨有的Thermal Compound X,與傳統的TIM應用相比,據稱可提供更高的熱界面和熱傳遞。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是一個完全定制的型號,它使用8和6引腳電源連接器配置。 這使得電路板能夠以更高的時鐘速度接收更多功率,並通過手動超頻提供更好的穩定性。 請注意,參考模型只需要一個8引腳電源連接器即可啟動。
顯卡上的I / O支持參考方案,包括三個顯示端口1.4a,一個HDMI 2.0b和一個USB Type-C端口,用於VirtualLink連接到高端HMD(頭戴式顯示器)。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 PCB拆解
MSI在其RTX 8 Armor OC顯卡上安裝了定制6相位PCB(2 + 2070),該顯卡由8和6引腳連接器配置供電。 定制PCB配有防彎支架,可提供更好的耐用性。
以下是參考PCB的一些特寫鏡頭,它們是在Armor OC系列顯卡的引擎蓋下提供的。
微星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神秘光RGB
MSI RTX 20系列顯卡採用Mystic Light RGB技術,為您的顯卡提供視覺上令人愉悅的照明體驗。 總共有17不同的RGB效果你可以選擇,卡片有五個RGB重點,背面有三個,一側有一個亮條,看起來非常好。 還可以設置RGB LED工作的速度和亮度。
您可以使用MSI網頁上的MSI Mystic Light應用程序完全自定義RGB燈。
以下是點亮時圖形卡的樣子。
[nextpage title =“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概述”]
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 變體是華碩產品陣容中的頂級RTX 2070變體。 這也反映在價格為100美元的價格高於GeForce RTX 2070顯卡的參考價格。 該 $ 600 US(Newegg) 價格會讓買家三思而後行,因為RTX 2080可以獲得$ 100以上。 此外,華碩還提供了參考卡上沒有的一些關鍵功能,例如通過ROG STRIX冷卻器進行高級冷卻,完全定制的PCB和良好的工廠超頻。
在規格方面,NVIDIA GeForce RTX 2070具有2304 CUDA內核,144 TMU和64 ROP。 圖形卡上使用的圖靈TU106芯片基於12nm工藝,芯片尺寸為445mm2。 該卡的核心時鐘保持在1410 MHz(基本)和1610 MHz(用於增強)。 ROG STRIX OC模型的時鐘頻率高達1815 MHz(增強),這將提供比參考模型更好的遊戲性能。 該芯片還具有6 Gigarays的光線追踪性能和總共XXUMX TFLOP的FP7.5計算輸出。 這些卡具有沿32位寬總線接口運行的8 GB GDDR6存儲器接口。 參考模型由單個256引腳連接器供電,TDP為8W。
華碩ROG STRIX顯卡由其設計定義,是業內最知名的顯卡。 該卡採用三重風扇設計,但與RTX 2080卡及其上方使用的軸向技術風扇不同,ROG STRIX 2070 OC仍採用翼形風扇。 這些粉絲一開始沒有任何問題,但在更主流的卡片上看到更新的軸向技術粉絲也會很高興。 除此之外,華碩還提供基於MaxContact技術的散熱器,與傳統的鍍鎳銅表面相比,其與GPU的接觸次數增加了2倍,從而實現更好的散熱。
該卡採用全定制PCB設計,採用10 Phase SAP II設計,利用優質組件,在運行圖形密集型應用時提供更好的超頻和核心穩定性。
以下是我們詳細介紹之前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的一些功能:
功能
- NVIDIA TURING: ROG GeForce RTX顯卡採用圖靈GPU架構和全新的RTX平台。 這使您可以獲得6X上一代顯卡的性能,並為遊戲帶來實時光線追踪和AI的強大功能。
- DirectX 12: 為新的視覺效果和渲染技術提供動力,實現更逼真的遊戲體驗。
- NVIDIA Shadowplay 與朋友一起錄製和分享高質量的遊戲視頻,屏幕截圖和直播。
- 獲得專利的翼葉風扇 提供高氣壓,降低噪音水平,IP5X認證防塵和0dB模式,實現靜音遊戲。
- MaxContact技術 允許2X與GPU芯片更多接觸,以改善熱傳遞。
- Auto-Extreme技術 使用自動化來增強可靠性。
- 超級合金動力II 包括優質合金扼流圈,固體聚合物電容器和一系列高電流功率級,為圖靈的核心提供燃料。
- 華碩FanConnect II 配備2混合控制風扇接頭,實現最佳系統冷卻。
- GPU調整II 提供直觀的性能調整和熱控制。
[nextpage title =“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包”]
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顯卡採用標準紙板包裝。 兩個包裝的正面都有一個大的“GeForce RTX”品牌標誌以及左上角的“ROG”標誌。 眾所周知,華碩使用他們的ROG STRIX標誌以及包裝上的小圖片,這個也不例外。
該包裝非常重視RTX方面,因為AIB的第一個特徵是Ray Tracing,其次是GDDR6,DirectX 12和Ansel支持。 NVIDIA已經在Ray Tracing支持上打賭他們的遊戲GPU的未來,因為這些是第一批支持新功能的卡。 你也可以在前面注意這個顯卡的特定變體,在我的情況下是OC。 ROG STRIX 2070有標準版,OC版和高級版兩種顏色可供選擇,並且該框明確標明了您獲得的變體。
盒子背面非常典型,突出了卡片的主要特徵和規格。 華碩ROG STRIX卡的關鍵方面是Auto-Extreme技術和Maxcontact技術,這些技術已用於製造這種顯卡。 該卡還兼容AURA Sync,並利用Wing-Blade風扇為內部提供更高的氣流。
每個AIB卡上都有一個關注GeForce.com的用戶,用戶可以通過該卡下載最新的驅動程序和GeForce Experience應用程序,這些是遊戲玩家訪問新卡所有功能集的必備工具。
主包裝內有第二個盒子,它有一個很好的質地,中間嵌有白色“STRIX”品牌。
隨附快速用戶指南,標籤字母和單個驅動程序磁盤,其中包含有用的手冊和安裝指南。 最好忽略驅動程序磁盤並直接從NVIDIA和MSI官方網頁安裝最新的軟件和圖形驅動程序,因為磁盤中提供的驅動程序可能是舊版本,而不能為您的顯卡提供最佳性能。 卡配件包括Molex電源連接器,由於PSU已經具有所需的電纜,因此在高端系統中沒有太多用途。
開箱即用,我接受了一個熟悉的外觀設計,華碩已經在他們的卡片上使用了一段時間。 實際上,較高的RTX 20系列顯卡配備了Axial-Tech風扇,與之前的GTX 10系列顯卡相比略顯鮮明,但STRIX RTX 2070仍採用與其前輩相同的散熱設計,說實話,冷卻器是現在市場上看起來更好看的一個。
[nextpage title =“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仔細看看+拆解”]
華碩的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是標準尺寸的圖形卡。 它採用雙插槽規格構建,可以安裝在PC機箱內,這對於面向高端主流用戶的卡來說非常棒。 該卡的尺寸為30.5 x 13.06 x 4.89 cm。
在使用雙插槽卡解決方案時,您必須記住高度,因為您的機箱或主板PCIe插槽組合可能不允許這樣的設置。 冷卻護罩一直延伸到PCB背面,它需要一個具有良好內部空間的外殼,以便正確安裝。
在卡的背面,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好看的ROG STRIX背板,它與華碩Aura Sync照明集成在一起。 我們將稍微進入Aura Sync部分,但只是看著這個華麗的背板顯示該卡將提供一個嚴重的打擊。 螺釘放置中有切口,我們可以在銀色襯裡的背板上發現獨特的紋理。
在設計方面,我們正在尋找一款華麗的全啞光黑色護罩,它採用獨特的工業構造設計。 該卡正面有三個風扇,全部採用90mm,並配備華碩專利翼片設計,可提供105%更高的氣壓,使3x比參考卡更安靜。
護罩配有鏤空華碩的AURA Sync照明工具。 六個切口中的每一個都帶有點亮的LED,可以通過AURA RGB Lighting軟件進行修改。 該軟件允許幾種不同的照明模式和全RGB顏色(高達16.8百萬)。
NVIDIA GeForce RTX 2070顯卡不具備任何NVLINK連接器,因為它們不支持多GPU功能。 由於兩個RTX 2070在優化的遊戲中有可能超越RTX 2080 Ti,最終可能會蠶食高端GPU的銷售,因此出於多種原因這樣做了。 另一個是優化因素,我們知道多GPU支持並不是最好的,所以NVIDIA只為那些願意為高端卡付費的用戶保留了它。
除了沉默和提供更多的氣流之外,還有更多的粉絲。 Wing-Blade設計也通過IP5X認證,可抵抗可進入GPU組件的灰塵和小顆粒。 防塵性能提高可靠性並延長使用壽命。
風扇還採用了0dB技術,這意味著除非達到一定的溫度閾值,否則風扇不會旋轉。 對於ROG STRIX 2070 OC,這是55C(度)。
隨著卡的外部完成,我現在開始看一下這個顯卡的引擎蓋下方的內容。 引起我注意的第一件事就是巨大的鰭片疊層,它是卡片所使用的強大散熱片的一部分。
華碩在散熱器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有兩個部分。 大型三扇形護罩將空氣向下推向大型散熱器,散熱面積增加40%,從而使30%的散熱性能更佳。 風扇內部的MaxContact技術與傳統散熱器相比10%更平坦,並且2x具有更多的GPU接觸區域。 共有六根銅質熱管穿過雙散熱片,從GPU表面排出熱量。
談到散熱器,大塊由2x 8mm和6x 6mm集中銅方形熱管組成,其設計更加集中,可以更有效地將熱量從銅基座傳遞到散熱器。 底座本身是一個堅固的鍍鎳底板,以非常有效的方式將熱量傳遞給熱管。 最重要的是,MSI使用他們獨有的Thermal Compound X,與傳統的TIM應用相比,據稱可提供更高的熱界面和熱傳遞。
ROG STRIX 2070 OC具有定制PCB,這意味著電源電路完全不參考。 通過6 + 8-Pin連接器配置提供電源,這意味著我們正在查看250W的最大功率輸入。 該卡具有175W的官方TDP(參考型號),但高級組件確保在超頻時將每一滴果汁供應給核心,內存和VRM。
如果你不是RGB LED的粉絲,ASUS有一個Stealth模式開關,可以讓你關閉或打開卡上的所有LED。
顯卡上的I / O支持參考方案,包括三個顯示端口1.4a,一個HDMI 2.0b和一個USB Type-C端口,用於VirtualLink連接到高端HMD(頭戴式顯示器)。
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 PCB拆解
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具有強大的10階段Super Allow Power II設計。 這種增強的PCB設計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功率損耗,並且能夠實現比先前設計低50%的熱負載水平。
PCB採用壓鑄件覆蓋,為存儲器和VRM提供更高的散熱性能,同時還提供更強的加固。 圓形通風熱管確保熱負荷均勻分佈在散熱塊之間。
以下是參考PCB的一些特寫鏡頭,它們是在ROG STRIX OC系列顯卡的引擎蓋下提供的。
華碩已在電源連接器旁邊為顯卡設置了電壓測量點。 這些都是超頻玩家和發燒友的理想選擇,他們希望在卡處於極端超頻負載的同時,能夠獲得有關正在輸入卡的電壓的實時信息。
在卡的背面,我們可以發現多個4-Pin連接器,它們是華碩Fan Connect II系統的一部分。 該系統提供兩個4-Pin混合控制風扇接頭,可與PWM和DC型風扇連接,以實現更好的系統冷卻。 華碩甚至在其顯卡上添加了AURA Sync RGB接頭,可以連接到LED燈條上進行PC照明和定制。
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 AURA SYNC RGB
華碩ROG STRIX系列顯卡採用AURA SYNC RGB技術,為您的顯卡提供視覺上令人愉悅的照明體驗。 總共有6不同的RGB效果你可以選擇,卡片有八個RGB重點,前面六個,側面一個,背面一個看起來非常好。 您可以使用MSI網頁上的ASUS的ARUA Sync應用程序,完全自定義RGB燈。
以下是點亮時圖形卡的樣子。
以下是點亮時圖形卡的樣子。
[nextpage title =“測試設置”]
我們使用以下測試系統來比較不同的顯卡。 測試時可用的最新驅動程序使用AMD和NVIDIA的更新版本 Windows 10。 所有經過測試的遊戲都已修補到最新版本,以便更好地優化NVIDIA和AMD GPU的性能。
GPU測試台2019
中央處理器 | 英特爾酷睿i9-9900K @ 4.70 GHz |
---|---|
主機板 | AORUS Z390大師 |
視頻卡 | 微星GeForce RTX 2080 Ti Lightning Z. 多彩的iGame GeForce RTX 2080 Ti Vulcan X OC 華碩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 OC 華碩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OC AORUS GeForce RTX 2080 Xtreme 微星GeForce RTX 2080 Ti遊戲X三重奏 微星GeForce RTX 2080遊戲X三重奏 微星GeForce RTX 2080 DUKE OC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創始人版 NVIDIA GeForce RTX 2080創始人版 微星GeForce GTX 1080 Ti Gaming X Trio 微星GeForce GTX 1080 Ti Lightning X. NVIDIA GeForce GTX 1080創始人版 微星GeForce GTX 1070 Ti Titanium 微星GeForce GTX 1070 Armor X OC 微星GeForce GTX 980 Ti Lightning OC Gigabyte Radeon RX Vega 64(參考空氣) XFX Radeon R9 Fury X液體冷卻 |
記憶體應用 | G.SKILL Trident Z RGB系列32GB(4 X 8GB)CL16 3600 MHz |
儲存應用 | 三星SSD 960 EVO M.2(512 GB) |
電源供應器 | 華碩ROG THOR 1200W PSU |
OS | Windows 10 64-位 |
- 所有遊戲均在2560×1440(2K)和3840×2160(4K)分辨率下進行測試。
- 圖像質量和圖形配置已在下面的屏幕截圖中提供。
- “參考”卡是庫存配置,而“超頻”卡是各種AIB合作夥伴提供給我們的工廠超頻配置。
[下一頁標題=“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和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基準(VULKAN)”]
DOOM
在2016中,Id終於發布了DOOM。 如果不包括此標題,我的測試將不完整。 所有卡都能夠使用夢魘設置以1440p分辨率提供足夠的幀速率,因此我的焦點轉向4K。
沃爾芬斯坦二世:新巨像
Wolfenstein回歸The New Colossus,擁有有史以來最快節奏,血腥和野蠻的FPS動作! 這場比賽再一次讓我們回到了納粹控制的世界,就像BJ Blazkowicz。 在納粹贏得世界大戰的另一個未來中,遊戲表明它可以很有趣,也可以對玩家和敵人來說是殘酷的。 再次推出新標題,id Tech 6在DOOM成功之後備受好評。 在某種程度上,ID已經重新獲得了輝煌的FPS根源,並且正在殺死每一個新頭銜。
Ultra HQ-AF,Vulkan,Async Compute On *(如果可用),延遲渲染和GPU剔除
我們在Vulkan API下在Ultra設置下測試了遊戲,這是標準的。 Async Compute啟用了支持它的圖形卡,同時禁用了延遲渲染和GPU剔除。
您可以在這裡閱讀我們對Wolfenstein II:New Colossus的GPU剔除和延遲渲染圖形設置的詳細分析![下一頁標題=“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和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基準(DirectX 12)”]
奇點的灰燼:升級
自標題發布以來,NVIDIA和AMD一直在調整他們的Ashes of the Singularity卡片的性能。 它是第一個使用DirectX 12 API的公司,也是第一個利用DX12渲染器來提高性能的新Async計算技術。
戰場1
“戰地1”將我們帶回了旨在結束所有戰爭(即第一次世界大戰1)的偉大戰爭。 使用最新的Frostbite技術,該遊戲在各方面都看起來非常漂亮。 從開放的世界環境到強烈的槍戰動作,這個多人和單人FPS冠軍是迄今為止最好的戰場之一。
殺出重圍:人類分
人類與自己交戰,分為派系。 一方面,我們有純粹的,另一方面,我們有增強。 這就是Adam Jensen生活的世界,這就是Deus Ex:Mankind Divided的世界。 遊戲使用由他們的Glacier 2引擎基礎上的IO交互式製作的下一代Dawn引擎。 該遊戲支持DirectX 12 API,是最具視覺衝擊力的遊戲之一,非常難以對GPU徵稅。
殺手(2016)
憑藉最新的驅動程序,NVIDIA已經成功提高了Hitman(2016)中Pascal和Maxwell部件的性能。 該遊戲一直是AMD顯卡的主要勝利,從DX11切換到DX12時仍然表現出強勁的性能提升,但NVIDIA正在慢慢追趕他們的驅動程序。
墳塋入侵者的陰影
墳塋入侵者的崛起
“古墓麗影”的崛起是我最近玩過的最美麗的遊戲之一,並且已經修補了DX12 API。 遊戲具有多種設置,我們選擇了非常高,HBAO +沒有任何AA。
[下一頁標題=“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和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基準(DirectX 11)”]
刺客信條:起源
Assassins Creed Origins由製作Assassins Creed IV:Black Flag的同一團隊建造。 他們以重塑Assassins Creed傳奇的設計和遊戲理念而聞名,他們最新的標題顯示了這一點。 總部設在埃及的開放世界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展示了它在各個角落的圖形強度。 它使用AnvilNext 2.0引擎,可以提高繪圖距離範圍並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圖形顯示。
我們在啟用TAA和16x AF的最大設置下測試了遊戲。 請注意,該遊戲是市場上最苛刻的遊戲之一,因此正在修補此類調整和性能問題。
遠東驚魂5時
“孤島驚魂”5是其前身的獨立繼承者,發生在蒙大拿州的虛構地區希望縣。 主要故事圍繞著世界末日邪教組織伊甸園之門及其魅力十足的領導人約瑟夫種子。 它使用了一個增強的Dunia引擎,它本身是來自Crytek的CryEngine的改進版本。
最終幻想XV
俠盜獵車手V
GTA V是為PC製作的最優化的遊戲標題。 它是如此優化,它甚至可以在我的基於GT 840M的筆記本電腦上運行,在中/低設置的混合上具有平滑的FPS。 我的意思是什麼?
除了優化之外,GTA V還是一款出色的遊戲。 這是2013的年度最佳遊戲。 在1440p Ultra品質下,遊戲在所有經過測試的卡上都給了我們流暢的畫面。
幽靈行動:荒地
使用由Ubisoft Montreal開發的新型Anvil Next引擎,Ghost Recon:Wildlands完全在玻利維亞以開放的世界環境變得狂野而宏偉。 這個遊戲是一個戰術上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看起來與Tom Clancy的相似:The Division。 遊戲看起來很漂亮,玻利維亞的廣大地區一直看起來很可愛(白天/黑夜週期)。
Witcher 3年度版遊戲
Witcher 3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幻想角色扮演遊戲。 它有一個偉大的故事,偉大的遊戲機制和華麗的圖形。 這是我唯一想在4K獲得穩定FPS的遊戲。 在禁用GameWorks的情況下,我為所有高端卡提供了展示其強大功能的能力。
質量效應:仙女座
作為質量效應系列的忠實粉絲,我非常期待Andromeda的到來。 現在它就在這裡,我把最快的遊戲卡用於測試。 使用Frostbite,最新的質量效應標題看起來非常華麗,不同星球上的開放世界設置讓你沉浸其中。
中土:戰爭陰影
2014的史詩“魔導之影”,“戰爭之影”的繼承者延續了之前遊戲的敘述,延續了遊俠Talion的故事和精靈領主Celebrimbor的精神,他們分享了Talion的身體,因為他們打造了一個新的力量之環來積累軍隊要對抗索倫。 該遊戲使用Monolith Productions開發的最新Firebird引擎,即使對於現代顯卡也非常密集。
觀察狗2
最後,我們有Watch Dogs 2。 Aiden Pearce已經走了,因為新遊戲將我們從芝加哥帶走,讓我們置身於舊金山經驗豐富的黑客Marcus。 運行Disrupt引擎,遊戲基於DirectX 11 API,是一個飢餓的怪物怪物。 您可以在下面看到自己的結果:
[下一頁標題=“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和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熱測試”]
沒有評估其溫度和熱負荷,就無法完成圖形卡檢查。 我測試的兩款顯卡都採用了高級定制散熱解決方案,配備了靜音和性能配置文件。 這些卡已經過性能測試,以充分發揮其潛力。華碩ROG STRIX OC變體配備三扇冷卻系統,而MSI Armor OC則配備雙風扇冷卻系統。 這兩款顯卡均配有PWM散熱和防彎板,可在PC內最惡劣的環境中保持卡的堅固耐用。
注意 - 我們用Kombuster測試負載,這被稱為“電源病毒”並且可以永久性地損壞硬件。 使用此類軟件需要您自擔風險!
[下一頁標題=“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和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功耗”]
我通過在卡運行遊戲時在空閒和完全壓力下測試每張卡來編譯功耗結果。 每個顯卡製造商都會為卡設置默認TDP,這可能因供應商而異,具體取決於他們在自定義卡上插入的額外時鐘或主板功能。 RTX 2070的默認TDP是185W(Founders Edition),而我測試的卡具有定制設計和比標準FE變體更高的功率輸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TSMC的12nm FFN工藝是對其16nm FF節點的改進。 與之前的顯卡相比,NVIDIA扼制了更多的晶體管和更多的內核,使其成為迄今為止最密集的芯片之一。 它可能消耗大量電力,結果反映了這一點。
[nextpage title =“結論”]
NVIDIA GeForce RTX 2070顯卡是一款圍繞美國500價格範圍的有趣解決方案。 此價格範圍此前僅為** 80系列顯卡提供,但我們看到的圖靈GPU價格上漲已經使RTX 2070升至此級別。 但話雖如此,如果表現在那裡,那麼也許這根本不是一件壞事。 我測試的這兩張卡都是工廠超頻開箱即用的。
MSI RTX 2070 Armor OC 以1740 MHz運行 華碩ROG STRIX 2070 OC 以1815 MHz運行。 華碩的變體雖然時鐘頻率更高,但與美國的MSI型號的600美元相比,還有更高的570 US價格。 華碩模型的定價與Founders Edition RTX 2070相同,而100美國溢價超過參考MSRP。 MSI模型比Founders Edition少30,比參考MSRP高出70 $。
兩款顯卡的性能非常相似,華碩ROG STRIX OC在MSI Armor OC之前推出FPS或兩款,這可以與OC相等,因為兩款顯卡都具有相同的超頻趨勢,因為功率下降限制。 儘管華碩ROG STRIX型號的PCB設計更好,但兩張卡的超頻情況相似。 在這裡,Armor OC對抗華碩ROG STRIX OC非常好。 這兩款顯卡在1440p分辨率下都能很好地提升,你可以通過刪除一些細節以獲得幀速率的額外優勢,從而在4K中獲得更多這些顯卡。
在冷卻性能方面,華碩車型採用三重風扇設計,在溫度方面非常出色。 與MSI的雙風扇Armor設計相比,性能和靜音模型中的模型表現出色。 與其他卡相比,57C的溫度在MSI卡上也是非常可接受的。 我對ASUS模型的問題是0dB風扇技術不能在性能模式下運行,而MSI卡上的Zero Frozr技術運行得非常好。
總的來說,這兩款顯卡都很棒,但我認為由於其定價,MSI與華碩的相比要好一些。 $ 600美國價格非常接近700 US RTX 2080,它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優於卡。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你不能進一步拉伸你的錢包,這兩張牌都很棒。
MSI GeForce RTX 2070 ARMOR OC最終結論
華碩ROG GeForce RTX 2070 STRIX OC最終結論
該職位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8 GB GDDR6圖形卡評論FT。 微星Armor X和ASUS ROG STRIX 最早出現 Wccftech.